千龍網(wǎng)北京1月16日訊(記者 劉洪昌) “最好的課程在路上,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不能只當‘看客’。”1月15日,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第五十中學分校校長張威在就“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話題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政府要給中小學下放組織管理自主權以確?!靶P2煌⑿P>省?,同時要多措并舉盡量保證全市中小學生全員參與,并適當引入針對研學旅行專項工作的社會保險,共同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fā)展。
2016年11月底,教育部、旅游局等11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意見明確提出,要探索形成中小學生廣泛參與、活動品質(zhì)持續(xù)提升、組織管理規(guī)范有序、基礎條件保障有力、安全責任落實到位、文化氛圍健康向上的研學旅行發(fā)展體系。同時,也要避免“只旅不學”或“只學不旅”現(xiàn)象。
張威委員向記者介紹說,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指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jié)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chuàng)新形式,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對培養(yǎng)學生文明旅游意識、行為和習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以及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深遠影響。“研學旅行是一件好事,為了將好事辦好,我覺得有四個方面的潛在問題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FONT>張威所說的四大問題包括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負擔不起研學旅行相關費用、學生游學旅行中安全責任的界定、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時作為公職人員的教師如何按比例隨行、以及研學旅行市場新商機出現(xiàn)時如何避免初期階段相關課程基地的魚龍混雜等方面。
隨著研學旅行意見的出臺,張威預測,組織非畢業(yè)年級全體學生到京外或境外開展研學旅行勢必將成為各校校本課程的一種新樣態(tài)和新常態(tài)。但是游學期間,“學生將承擔在外學習3-4天的往返路費、當?shù)貙W習的食宿費用,這筆費用對于中產(chǎn)家庭而言可能不是問題,但對于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而言,可能就會增加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和心理負擔?!?/FONT>“有的家長也許為了孩子會死扛著,也一定會有家長由于實在承擔不起相關費用而讓孩子放棄游學。”通過換位思考,張威委員認為,當大部分學生在外游學的共享信息流轉(zhuǎn)在“朋友圈”時,勢必會對留守在校的學生造成羨慕感、失落感、怪罪感等多種復雜的心理活動。而當游學結(jié)束回校后,當學校組織多種形式的學習成果分享時,那些沒有去游學的學生將再次成為“看客”,其心理的郁悶情緒勢必會再次疊加。
為了防止研學旅行實踐教育活動因各種綜合因素被亮紅燈,張威委員建議對所有參加研學旅行的中小學生全部免費,或者采用政府補貼、課程基地適當減免、家長適當支付小額費用的“眾籌”方式。此外,她還建議要盡快建立研學旅行課程基地評估第三方認證中心,建立配套的安全管理責任政策或機制,并引入針對研學旅行專項工作的社會保險。
更多相關新聞資訊,請關注【江西大唐人力】資源網(wǎng),官方網(wǎng)址:http://www.jxdtr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