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wǎng)8月14日訊(記者 張艷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發(fā)布《職稱評審管理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明確,開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部分專業(yè)技術人才可直接申報評審高級職稱。同時推廣在線評審,探索職稱評審電子證書。
意見稿提出,下放職稱評審權限。專業(yè)化人才評價機構、行業(yè)協(xié)會學會等社會組織經(jīng)授權開展的職稱評審均按本規(guī)定執(zhí)行。逐步將高級職稱評審權下放到符合條件的市地或社會組織,推動高校、醫(yī)院、科研院所、大型企業(yè)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業(yè)單位按照管理權限自主開展評審。對于開展自主評審的單位,不再審批評審結果,改為事后備案管理。
哪些人才可直接申評高級職稱?
意見稿稱,職稱評審標準實行國家標準、地區(qū)標準和單位標準相結合。職稱評審委員會按系列或專業(yè)組建,不得組建跨系列綜合性職稱評審委員會。職稱評審委員會分為高級、中級和初級3個級別。
評審專家的每屆聘期一般為1至3年。有條件的地區(qū)、中央有關部門和單位,可按系列(專業(yè))建立職稱評審專家?guī)?。建立專家審核、退出機制,實行動態(tài)調整。
意見稿明確,申報職稱評審的人員應對申報材料實行誠信承諾制度。對于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在經(jīng)濟社會各項事業(yè)發(fā)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專業(yè)技術人才,可以直接申報評審高級職稱;對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可以適當放寬資歷、年限等條件限制,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
弄虛作假取消申請人參評資格
職稱評審辦事機構負責受理評審范圍內各單位報送的申報材料,并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申報材料不完整、不規(guī)范的,應當在規(guī)定期限內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未補正的,視為放棄申報。發(fā)現(xiàn)弄虛作假行為,取消申請人參評資格。
評議組根據(jù)評審系列(專業(yè))特點和申報人員的實際情況,考察申報人員實際水平,并給出初審意見。對申報人員的初審必須有3名以上評審專家參加。
評審會議結束時,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專家為申報人填寫評審結論并加蓋職稱評審委員會印章。
評審會議應全程記錄 封閉管理
意見稿提出,建立職稱評審公示制度、回避制度、復查制度和隨機抽查、巡查制度,加強對評審全過程監(jiān)督管理。
評審會議全程記錄,記錄內容包括評審日期、出席評委、評審對象、評委發(fā)言摘要、投票結果等。會議記錄由會議主持人及記錄人簽名,并做好歸檔保密工作。
評審會議實行封閉管理,評審專家名單不對外公布,職稱評審辦事機構工作人員和評審專家在評審工作保密期內不得向外泄露評審內容,不得私自接收評審材料,不得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
職稱評審實行回避制度,評審專家有近親屬或其他直接利害關系人參加職稱評審時,應當申請回避,或者由職稱評審辦事機構通知其回避。
職稱評審實行結果公示制度,評審通過人員名單公示期應當不少于5個工作日。對公示期間投訴舉報或通過其他方式反映的問題線索,要逐一復查。
推廣在線評審 探索職稱評審電子證書
意見稿要求,嚴肅評審紀律。職稱評審委員會違反政策規(guī)定的,視情況停止評審工作、限期整改、宣布評審結果無效,直至收回評審權;評審工作人員違反評審紀律的,進行追責;評審專家違反評審紀律的,取消專家資格并記入誠信檔案;職稱申報人員弄虛作假的,實行“一票否決”,對通過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違紀違規(guī)行為取得的職稱,予以撤銷,記入誠信檔案,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各地區(qū)、中央有關部門和單位應建立職稱評價服務平臺,減少紙質證明材料,縮短辦理時限,提供便捷化服務。加強職稱評審信息化建設,推廣在線評審,逐步實現(xiàn)網(wǎng)上受理、網(wǎng)上辦理、網(wǎng)上反饋。開通在線咨詢、在線指導等線上服務。
在保證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逐步開放專業(yè)技術資格證書、職稱證書查詢驗證服務。積極探索職稱評審電子證書。
更多相關新聞資訊,請關注【江西大唐人力】資源網(wǎng),官方網(wǎng)址:http://www.jxdtrl.com